首页 > 热点聚焦 > 正文阅览
标亮 聚焦命中
下载 收藏 打印 分享

下载格式:

  • 全文:
保留字段信息

从事安保工作32年,解聘后维权能否胜诉?

  【案情简介】

  1992年至2024年,李某在某大学从事安保工作。2008年1月,李某与B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被派遣至某大学从事安保工作。后因B公司注销,李某于2013年1月与A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书》,劳动关系所在单位仍为该大学。双方劳动合同期满后,A公司于2024年5月22日向李某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载明“2024年4月16日双方一致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但A公司未向李某支付经济补偿。

  2024年5月27日,李某申请劳动仲裁,因对仲裁裁决不服,李某委托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谷会肖律师代为提起劳动诉讼。

  【处理结果】

  仲裁裁决:

  一、李某自2008 年 1 月 1 日至 2024 年 4 月 15 日与A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二、某大学、A公司于本裁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李某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43,318.94 元;

  三、驳回李某的其他仲裁请求。

  一审判决:

  一、确认李某与某大学自1992年9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存在劳动关系;

  二、确认李某与A公司自2013年1月1日-2024年4月15日存在劳动关系;

  三、认定A公司需支付李某经济补偿金72,025.28元。

  二审判决: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律师解读】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李某与某大学劳动关系建立时间的认定,以及用人单位是否应支付经济补偿。谷会肖律师接受委托后,及时梳理案情并指导委托人搜集证据,提出以下代理意见:

  1.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及举证责任分配

  1992-2007年期间,双方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法院最终确认该期间劳动关系成立,关键在于证人证言的有效性及举证责任的承担。用人单位某大学否认劳动关系,但未能提交诸如“1992-2007年安保岗位用工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反驳证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四十四条,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因此,某大学需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2. 工作年限合并计算:“非因本人原因变更用人单位”的适用

  本案经济补偿金计算的核心在于将李某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32年,其法律依据如下:

  李某
······

© 北大法宝:(www.pkulaw.cn)专业提供法律信息、法学知识和法律软件领域各类解决方案,是全国目前数据最丰富、内容最权威、功能最强、更新最快、用户最多的综合法律信息平台。劳动法宝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正式引用法规条文时请与标准文本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