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er发出后用人单位反悔,求职者可以获得赔偿吗?
- 公布日期:2023.05.24
- 主题分类:
小张是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周前收到了A公司的offer。他觉得一切有了着落已经开始畅想美好未来,结果今天突然被A公司告知由于战略调整取消该职位,小张顿时心里凉了半截。他觉得A公司应当赔偿自己的损失,毕竟这一周内自己把B公司、C公司的offer都给拒绝了,现在又得重新找工作。小张记得以前听说劳动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仲裁,于是申请了劳动仲裁,但仲裁委却告知其这不是劳动纠纷,对其仲裁申请不予受理。
由此,小张提出了两个问题:
1. 为什么会被告知不属于劳动纠纷?
2. 自己可以获得赔偿吗?
1offer发出后用人单位反悔,
为何不属于劳动纠纷?
关于第一个问题,因为公司只是发送了offer,小张也接受了offer,双方达成了未来订立劳动合同的合意,但是双方并未正式订立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所以双方之间的争议问题并不属于劳动纠纷,而是属于合同纠纷。小张可以合同纠纷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A公司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2offer发出后用人单位反悔,
求职者可以获得赔偿吗?
可以获得赔偿。但赔偿的具体标准,法律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实践中也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通过检索相关案例,我们发现目前法院判决主要四种观点:
观点一:赔偿额为offer约定的入职时间至求职者找到工作期间可以获得的主要工资收入。(计算基数为入职前12个月的平均月收入)。
观点二:赔偿额为offer约定的入职时间至求职者找到工作期间可以获得的主要工资收入。(计算基数入职该公司可以获得的收入)。
观点三:法院酌情确定一个赔偿数额(主要集中在10000-20000,一般为1-2个月的工资)
观点四:法院明确不支持赔偿额为offer约定的入职时间至求职者找到工作期间可以获得的主要工资收入(因公司难以预见失业时长,主张失业损失计算直至其入职新公司为止缺乏合理性)。
观点一:
赔偿额为offer约定的入职时间至求职者找到工作期间可以获得的主要工资收入(计算基数为入职前12个月的平均月收入)。
向上滑动阅览
刘某与启辰公司缔约过失责任纠纷
【案号】
(2020)粤0114民初8603号
【基本案情】
2019年12月3日,启辰公司向原告发出《录用通知书》要求其加入启辰的团队,工资岗位为造型一部内饰设计师,报到时间为2019年12月23日。同日,刘某回复启辰公司,如无特殊情况会按照要求时间入职。2019年12月23日,原告根据启辰公司要求进行常规入职体检,后将体检报告发送给启辰公司。2019年12月26日,刘某告知启辰公司因原单位的离职手续走程序需要时间,经刘某与启辰公司协商一致入职报到时间变更为2020年2月10日。启辰公司向刘某发出《录用通知书》,明确表达了聘用刘某从事内饰设计工作的意思表示,并通知刘某进行体检、提交入职照片,刘某亦与原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后启辰公司虽多次延后原告的入职时间,但启辰公司的行为使刘某有充分理由相信自己即将入职并等待通知,但启辰公司随后于2020年5月11日向原告发出《取消录用通知书》,表明启辰公司单方面停止招用刘某。
【法院判决】
法院认为,缔约过程是缔约双方期待合作的过程,双方应当诚实守信,以保护对方当事人的合理信赖利益。缔约过失,是指在缔约过程中一方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而使一方信赖利益受损。本案中,启辰公司单方面停止招用刘某,刘某对此并不存在过错,启辰公司明显存在缔约过失,造成原告信赖利益受损,启辰公司应弥补该损失,即将当事人的损失填补回到磋商并未开始、合同从未订立的状态。
关于损失赔偿的金额,本案中,刘某接受启辰公司录用,并于2020年1月31日解除与原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从而丧失了其在原用人单位应得的劳动报酬,即信赖利益的损失。启辰公司应按照原告入职前十二个平均每月收入向其支付赔偿金,即按平均每月33157元的标准计算。
在启辰公司取消录用刘某情况下,需要一定的时间寻找新的用人单位以获得收入来源,原告确认其于2020年5月下旬已入职其他公司,现其主张从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5月11日期间计算共3个月,系原告对其权利的处分,法院予以支持。据此,刘某该3个月的工资损失为99471元(33157元/月×3个月),该款启辰公司应向刘某赔偿。
观点二:
赔偿额为offer约定的入职时间至求职者找到工作期间可以获得的主要工资收入。(计算基数为入职该公司可以获得的收入)。
向上滑动阅览
某物流工资公司与冮某缔约过失责任纠纷
【案号】
(2022)川01民终26525号
【基本案情】
2022年2月17日,冮某在经过某物流工资公司前期面试后,物流公司员工胡某通过微信向冮某发出录用通知,冮某于当天回复“收到。”后胡某多次催促冮某办理离职手续,尽快入职某物流工资公司。
2022年2月22日,原公司与冮某解除劳动合同,并出具《离职证明》。同日,某物流工资公司的员工胡某向冮某发送短信要求其进行入职体检。2022年2月24日,冮某完成体检后告知某物流工资公司,并询问入职事宜,某物流工资公司通知冮某因疫情原因公司规定外来人员暂时无法进入公司需推迟入职时间。2022年3月14日,某物流工资公司微信通知冮某“江先生,下午好,收到一个不好的消息。公司这边架构调整,不再招聘成本的岗位了。”一审庭审中,冮某自认于2022年5月30日入职其他公司。冮某提交的证据载明,与某物流工资公司协商的年收入约160000元,扣除五险一金个人所得税后每月收入约8000余元。
【法院判决】
本案中,一审法院认为某物流工资公司向冮某发出录用通知并要求冮某报到并提供离职证明,且某物流工资公司员工胡某多次向冮某发送“您这边尽快跟原单位办理离职手续哈。我们这边还是希望您你尽快入职”“入职材料需要提交体检报告,要是没有的话,这个得提前做”等内容,这些信息使冮某有理由认为自己已被某物流工资公司录用,并对此产生合理信赖。冮某基于此合理信赖与原任职公司解除了劳动关系后,某物流工资公司以公司架构调整,不再有冮某的岗位为由向其发送了不再招聘冮某的信息。某物流工资公司在双方已达成入职合意,并要求某物流工资公司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单方面拒绝冮某入职,导致冮某不能与某物流工资公司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故冮某主张某物流工资公司存在缔约过失的意见,一审法院予以支持。二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的说理阐述充分。
关于冮某的损失问题。冮某基于某物流工资公司的意思表示而向原任职公司辞职,却因某物流工资公司的缔约过失导致双方未能签订劳动合同,致使冮某在辞职后处于失业状态,故冮某主张损失赔偿有事实依据。某物流工资公司承诺冮某于2022年2月28日入职,某物流工资公司拒绝冮某入职后,冮某自认于2022年5月30日在其他公司入职。故冮某的损失按三个月计算。综合某物流工资公司的过失程度、原某物流工资公司微信聊天记录中工资标准等情形,一审法院酌定按每月8000元予以支持,三个月的损失合计24000元。一审法院判决四川物流股份投资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冮某24000元。二审法院对一审判决予以维持。
观点三:
法院酌情确定一个赔偿数额(主要集中在10000-20000,一般为1-2个月的工资)
向上滑动阅览
1.蒋某与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缔约过失责任纠纷
【案号】
(2020)苏0591民初10005号
【基本案情】
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于2020年7月15日下午4:49通过电子邮件向原告发出《录用通知书》,邮件内容为“欢迎加入xxxx公司,现通知您于2020年7月17日(周五)9:00到我司报到,岗位:制片。具体薪酬情况:正式薪资8K,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