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聚焦 > 正文阅览
标亮 聚焦命中
下载 收藏 打印 分享

下载格式:

  • 全文:
保留字段信息

极端严寒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引发关注 专家呼吁 完善低温劳动保护法律制度

  • 公布日期:2021.01.17
  • 主题分类:

  近日,寒潮接连来袭。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月7日早晨,北京、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市,共有51个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突破或达到建站以来历史极值。比如,北京迎来了最低气温-19.6℃,达到1952年之后的1月气温最低值。此前,中央气象台已于2020年12月28日发布寒潮橙色预警。这是自2016年11月以来,中央气象台时隔4年再次发布最高级别的寒潮预警。

 

  极端严寒天气之下,环卫工人、快递员等室外劳动者的权益保护问题,尤其是低温津贴的话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据了解,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的《最低工资规定》中明确提到低温环境的津贴,即按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中班、夜班、高温、低温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然而,在《法治日报》记者采访过程中,无论是环卫工人还是快递员,都表示没领到过低温津贴,甚至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项津贴。

 

  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国家应当就低温保护以及低温津贴作出统一规定,并制订更为具体的保障低温津贴措施,从而有效防止地方因担心增加用工成本而不制定低温作业保护制度。

 

  数九寒天坚持工作

 

  从未领过低温津贴

 

  袁师傅是负责打扫北京市朝阳区某街道的环卫工人。地上一点杂物都不能有,是他们必须达到的工作要求。“冬天遇到地面上有冰,我们都要用融雪剂把它处理掉。”1月6日,路面上几乎积水成冰,袁师傅一边处理地面上的一块冰,一边说道。

 

  “工作这么多年,从来没这么冷过。”回忆这几天的工作,袁师傅不无感慨。

 

  根据北京市气象台消息,1月6日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有5级左右偏北风,阵风8级至9级。截至1月6日18时55分,北京南郊观象台的气温为-17.3℃,低于2010年的-16.7℃,创近20年来新低。

 

  低温加上大风,这两天他几乎全在和天气对抗,风起时他甚至要努力攥住自己的手提垃圾箱,以避免好不容易装进去的垃圾又飞出来。帽子、口罩、围巾、手套、棉服、棉鞋……袁师傅全副武装,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口罩哈出的雾气在眼睫毛上结成了小冰粒。

 

  “低温津贴从来没听过。”聊到单位应对低温的措施,袁师傅称领导只是推迟了他们的上班时间。按照规定,他的正常上班时间为早上6点,工作时长满打满算有7个半小时。而1月6日的上班时间改成了早上6点半,1月7日和1月8日则可以早上7点到岗。

 

  “没听过、更没领过什么低温津贴。”瑟瑟寒风中,《法治日报》记者采访了正在一家公司门前派件的快递员李先生。

 

  李先生20岁出头,是北京某快递公司的专职快递员。采访时,风吹得他的快递车门咣咣作响,他把双手缩进袖子里,不时左右跳动以保证脚不会受冻。“天再冷我们还是得正常工作,公司也没采取其他补助措施,在小区里送快递还好,爬楼梯能暖和点,在公司外面等人取件才是真遭罪。”

 

  李先生旁边还有另外一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他说“嘴巴被冻得都说不出话”。

 

  低温津贴问题正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以社交媒体新浪微博为例,截至1月8日,低温津贴话题下阅读量达到9240.1万次。

 

  采访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法室副主任王天玉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津贴的性质是工资的组成部分,是为了弥补劳动者在特定条件下所付出的额外体力劳动,或者承担的特定条件下的艰苦作业,必须要以金钱来支付,公司不能通过发放御寒衣物和安排调休、减少工时等方式,规避低温津贴的发放。

 

  法律规范相对缺失

 

  地方规定少之又少

 


······
© 北大法宝:(www.pkulaw.cn)专业提供法律信息、法学知识和法律软件领域各类解决方案,是全国目前数据最丰富、内容最权威、功能最强、更新最快、用户最多的综合法律信息平台。劳动法宝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正式引用法规条文时请与标准文本核对。